周润发无双台词【其他人为什么拿枪指着他?】

《无双》里在酒店李问威胁整容成阮文的秀清时,其他人为什么拿枪指着他?

酒店里面,李问拿着枪指着秀清的时候,当时伪钞集团的五名骨干均在场,王波、沈四海拿着枪对着李问,林丽华拿枪对着另外王波、沈四海。有以下原因:

第一,阮文生死事关行规。秀清不可能独自实施绑架,必定说服王波、沈四海参与了绑架行动,她问李问“在她与阮文间只可以选择一个,杀死阮文从此她就是真的阮文,或者杀死她也可以”。在李问看来这是逼他在两人之间做一个感情的选择,而在王波、沈四海看来此刻是李问有没有违反行规。周润发饰演的画家说过“他是少数不为女人而活的男人”,其实李问知道伪钞集团的老大不容许有私人情感的,而自己李问竟然选择了与秀清由同一张面孔的阮文,一旦让人知道了秀清的真实身份,这对伪钞集团是一个极大的危险,那么等于李问就违反了行规,要同鑫叔一样按行规处死。所以,他问王波、沈四海两人,一场兄弟竟然拿枪指着他,这个时候只能打感情牌。

第二,伪钞集团内部分裂。在李问对伪钞集团内部的描述中,伪钞集团的骨干成员都想做“主角”,以谁对伪钞集团的贡献和能力大决定,从李问讲述对创造的画家不服气,以及酒店伪钞集团的枪战中可看出。秀清虽然后加入伪钞集团,伪钞集团的生意迅速壮大,展现出强大的运筹能力,而且她也是伪钞专家,李问已经不是不可替代,并且取得了王波、沈四海的支持。而且鑫叔之死也让伪钞集团成员对李问寒心,包括李问杀死支持他的林丽华,看的出李问有性格极度残暴,不适合做伪钞集团“主角”的位置,而秀清在救李问以及安排游艇的事情中,也看得出秀清缜密的思维、冷静的头脑,更适合做伪钞集团的“主角”。

第三,李问对女人更贴心。李问也是一个多情种子,善于处理与女人之间的关系,而对男性成员则残暴压制。李问对阮文的一往情深,阮文听到伪钞集团成员的对话,已经知道他们的秘密选择妥协,远走大陆不泄露秘密,看得出阮文对这个爱她男人有好感。李问让秀清死心塌地,就用一副画像就可以让秀清回心转意,可见李问对付女人的手段厉害,他整个命运的大转折都与秀清对他的态度有关,可以说他让秀清又爱又恨不能自拔。创造的画家征取林丽华对加拿大警察的意见,看出李问伪钞集团内斗中对林丽华更加信任,这也是林丽华选择支持他的原因。像对鑫叔这样的男性成员,或者没有利用价值的,以及可能对他地位产生威胁的男性成员,残暴寡恩排除异己甚至杀害。这让男性骨干成员对他不满,而女性成员对他支持。不过他的爱与贴心也分层级的,阮文大于秀清,秀清大于林丽华,这就是他阻止秀清杀阮文,阻止林丽华杀秀清的原因。

伪钞集团是高度严密的组织,成员各有专长,关系复杂、心狠手辣,而且都想上位当“主角”,那么李问在违反行规的情况下,男性成员中有人想除去他。

《无双》中,如果画家是虚构的,为什么假阮文保释李问时对于画家这个人能配合的那么好呢?

我也认为真软文才是画家,原因如下:1,电影里大部分都说明李问只会复制不会创作,所以对于画家的样貌,他复制的司机样貌,如果是这样子的话,那么这么一个庞大没有漏洞的故事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应该就是有一个画家,画家一直指使他去做什么事情,只不过录口供的时候把性别由女性改为男性。2,画家祖上三代从未被抓到过,必然说明超级隐秘,那就是必然让别人代替自己印假钞,做事情,自己是正派人物,暗中指挥,李问就是直接联系人。3,加拿大的时候,李问是阮文的邻居,但是几乎不敢与阮文有眼神交流,并未有什么接触,时隔多年,阮文竟然在最后一眼就认出这是她加拿大邻居?所以他们必然私底下有过接触。4,在加拿大,鑫叔提醒李问,别妄想着当主角,好好干活吧,其实潜台词阮文才是主角,鑫叔可是画家父亲那一辈的老臣啊,如果对少主这么不敬必然不会跟着他,所以李问不是少主,阮文才是。5,火拼之后,李问和秀清逃往泰国,可是这期间鑫叔的家人却被杀了,这应该是阮文干的。6,将秀清整成阮文的样子,或许(这里也是猜测)也是真阮文的意思,或者是她同意的。这样子在后期与客户交易的时候,有些客户看到“阮文”来了,认为是真的画家,也就更放心了。毕竟很多是画家的父亲留下来的老客户,如果当初父亲没有带着孩子画家出面见过,那些老客户怎么会随随便便就认一个人做为老交易对象的后代呢?这可是超级危险的事情。7,秀清来救李问的时候,带着十几个商会的联名保释函,这里面虽然有一些应该是画家的客户,但是却打着与正面人物就是开画展的阮文的名义一起去的,作为这些人物如果见过假阮文,会不知道大名鼎鼎的真阮文?不会去她画展找她谈生意?所以肯定以为是同一个人,而且去找真阮文谈生意,也一点问题都没有。所以他们听从阮文的安排去救人。8,阮文的画展几乎场场都售罄,这是多么方便的洗钱方式!!!

《无双》到底讲了什么?

之前回答了一个问题《<无双>里在酒店李问威胁整容成阮文的秀清时,其他人为什么拿枪指着他?》,结果许多朋友在评论区里说,阮文才是画家。

我完全不同意这个观点。虽然影片中是有一些难以解释的疑点,但是最合理的解释依然是李问就是画家本人。负责起见,我把影片又看了一遍,结果不但坚定了原先的想法,而且一些本来没想明白的“疑点”也弄清楚了。

那就好好说说,《无双》到底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吧。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关于心理与情感的故事,而不是表面上的犯罪故事。当然,片子披着悬疑的外衣,到最后谜底的揭晓不是靠剧中角色亲口说出,而是靠观众自己看懂。

我认为,正确的答案是:“画家”是李问,绝不是阮文。

当然,阮文在影片里的职业就是画家,叙述起来容易跟为伪钞集团的头目代号“画家”混淆,以下提到时用“女画家”指代她吧。

首先按照正常的时间顺序把影片中的故事完整叙述一遍。

反正电影已经下架,也无所谓剧透不剧透了。下面就根据“李问是画家”的答案来叙述:

郭富城饰演的“李问”,出身于一个“假钞世家”。家里三代专业制作假美钞,由于严格遵循行规,从不使用自己制作的假钞,所以档案干净,从未被抓到过。所制的假钞通过批发方式卖给世界各地一些知名人物,同时也得到这些人的保护。

但是李问的父亲在一次假钞交易中,被自己的兄弟——身居东南亚丛林的“将军”出卖,不但人被打死,工厂也被烧掉。经此挫败,家族生意一蹶不振。

好在有个忠心的“老臣”鑫叔,全力帮助“少爷”李问,继续假钞生意。

李问本身具有过目不忘的天分和超强的美术模仿能力,但是缺乏创造力。他和鑫叔躲在加拿大期间,隔壁住着一位美女画家阮文。李问暗恋阮文,但心知自己和她是两个世界的人,无法相配。渐渐地李问内心产生了复杂的情感,一方面告诫自己,此生注定成不了真正的画家,只能在假钞行业成为行家,黑道就是黑道,永远都配不上阮文;另一方面又鼓励自己,有一天做假钞做成老大,也能飞黄腾达,也能配上阮文。

后来阮文离开加拿大,成为知名画家,并且和画商骆文交往,准备结婚。

另一边,李问凭借过人的能力,也逐渐恢复了家族假钞生意的规模。他的集团共有五人:鑫叔、华女、四仔、BOBBY仔,加上李问自己。

其实李问可能不是他的真名。对外联络时,出于谨慎和狡猾,也出于内心深处对阮文的情结,李问使用“画家”的代号。外界普遍知道这个集团的头领是“画家”,但是没人知道画家是谁。从后来李问对警方讲述的故事中,“画家”父子、鑫叔,以及后来的秀清都姓吴,所以我猜测李问家族可能确实是姓吴。

新版美钞面世,李问决定进行足够以假乱真的仿制。他和成员们从理论上解决了所有难题,剩下的就是如何实现了。

李问带领团队,从波兰购入凹版印刷机,从美国购入无酸纸,然后决定在加拿大公路上直接抢劫变色油墨。

在抢劫过程中出了意外,可能是反应过度,也可能是李问的分裂型人格开始发作,他把运送油墨的七名人员全部杀死,使集团背上了第一起命案,同时也被公路监控拍下了唯一一张模糊的“画家”背影,后来成为警方的调查证据。

可能是受到刺激,此后李问的人格分裂开始明显。一方面他以“画家”的身份杀伐决断地带领和指挥团队所向披靡,另一方面又以胆小善良、被逼上贼船的“李问”的身份指责画家,并且要求退出,同时很义气地表示会研究出变色油墨之后再退出,这样集团以后就不必为了油墨再去杀人,制造命案。

此后一切推进顺利。假钞制造成功,贩卖顺利,李问的变色油墨研究也宣告成功。在此期间,他在一次与买家交易的过程中认识了吴秀清,一位对他的假钞技术无比佩服的女验钞专家。

这次买家交易其实是李问与丛林中的“将军”交易的前奏。李问部署已久,时机成熟,李问带领团队来到丛林,见到了“将军”,并且揭露将军就是当年杀害他父亲的元凶。此后李问团伙与“将军”队伍产生了激烈火拼,李问复仇成功,同时也制造了一起更大的“屠村”命案,死伤百余人。

在这个过程中,李问救出了严重烧伤的吴秀清。此后整整一年,集团在金三角按兵不动,没有进行任何买卖,所以警方也没有找到他们。李问在此期间给秀清整容,换了一张酷似阮文的脸,也给她用阮文的名字办了护照,换言之,秀清对外的身份就是阮文。

这跟李问自己用“画家”的身份对外一样,一方面寄托了自己内心对阮文的情结,另一方面是给警方制造辨识障碍,掩饰集团内部的真实情况。

秀清不知道确实有个真的阮文,她一门心思地爱上了李问。但有一次,李问去看阮文的画展,跟随而至的秀清才发现自己是阮文的“替身”。情绪激动的秀清要求李问给她解释,被李问拖走。

一位叫做李哲文的加拿大警察来到香港,秘密调查当初的加拿大公路变色油墨劫杀案件。恰好鑫叔一时手痒,没忍住用集团制造的假钞买了一座古董钟,被这位警察发现了。警察据此发现了该集团。由于没有越境执法权,这位警察决定以身犯险,假装成伪钞买家“马主教”,要求和“画家”交易。

老谋深算的李问根据手下报告的信息,很快判断出这位“马主教”是警察,而且判断出是鑫叔破坏行规使用假钞才暴露了集团行踪。李问毫不留情地杀死了鑫叔及鑫叔全家,一把火烧掉工厂。虽然是为了维护行规,但是现场目睹的其他成员也感到心寒。

随后李问带领成员,在某酒店等待“马主教”上门交易,并且当场揭穿他的警察身份,把他杀死。就在李问准备带大家离开时,秀清拉开内室的门,李问赫然发现床上是被绑住手脚、蒙住眼睛的阮文和其未婚夫骆文。秀清逼迫李问在她和阮文之间做出选择,李问激动之际发现团队成员竟然有人站在秀清一边,李问暴怒,团队之间起了内讧火拼。一场厮杀之后,其他成员都死了,只有李问和秀清逃了出来。

阮文的未婚夫在混战中被杀死,阮文活了下来,因为李问不可能杀阮文。但其实李问也是对秀清有感情的,所以在华女准备杀秀清的时候李问反而出手杀死华女,救下秀清。

李问和秀清逃到之前在泰国买下的一座度假酒店。秀清有心好好和李问一起过,但李问的人格分裂日益严重,他在报纸上看到阮文的消息,决定去找阮文。秀清阻止不了,于是设计报料给警方,李问就此被捕。(也有一种可能,是李问使用了死去的警察李哲文的钱,而那些钱有记号,可以被警方追查到。)

被捕之后的李问在狱中给秀清写了一封信,信中寄了一张李问凭借记忆画的秀清整容以前的画像,向秀清表白。李问知道秀清爱他,收到信就会来救他。

果然,秀清还是无法抵御李问这一招。她以阮文的身份出面,向警方提出保释李问。

此时李问已经从泰国被引渡回香港。负责案件的女警何蔚蓝其实就是死去的加拿大警察李哲文的女朋友,所以她特别迫切希望破案,为男友报仇。

何蔚蓝采取的方式就是向李问展示警方的“厉害”,逼迫李问招供。第一步,就是很常见的,告诉李问,警方掌握了很多关于他们这个伪钞集团的情况,只等他来告诉警方谁是“画家”了。

然而,李问相当聪明。从何蔚蓝的话中,他马上意识到,警方还不知道“画家”就是他,同时警方也不知道秀清的存在(秀清进入团伙后,团队一直没有作案)。为了脱身,他必须另外编出一个“画家”来迷惑警方。

与此同时,秀清,也就是假阮文也到场了。警方要求,如果“阮文”有办法让李问供出谁是画家,就允许他保释。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问就对着何蔚蓝和假阮文真秀清,开始讲故事了。

就是电影里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讲的故事,就是李问的“供述”,也就是前面说的那些。

李问讲的故事里,大部分都是真实的。但有两个关键的地方他故意说错,一是“画家”其实就是他本人,他说成是另外一个叫“吴复生”的人;一是他和真阮文其实只是邻居,他暗恋她而已,他却说成阮文和他是旧情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塑造“李问”这个人物。在他的描述中,李问是和阮文一起出道的画家,被“吴复生”拉下水才做假钞。在“画家”吴复生为非作歹的时候,他“李问”一直在坚持和“画家”对抗。

他这样说是为了脱身,为了尽量和“画家”拉开距离。但实际上,他的描述很多也确实是他内心的幻想,是他人格分裂时所YY出来的东西。所以,他的描述听起来很顺畅,很真实。何蔚蓝没有发现破绽,同意了他的保释。

当然,保释前要求他必须留下“画家”的画像。这时,李问过目不忘的本领再次发挥了用途。他用自己被送回香港时所看见的开车警察的样子完成了画像,被顺利保释出警局。

但是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讲述产生了一个副作用,就是让一直在旁边听着的秀清明白了他心里的阮文情结。秀清还抱着最后一丝幻想,在酒店几次探问,希望能够证明,李问心里爱的是她而不是阮文,但是李问可能是太过自信于秀清对他的痴情,没有像她期待的那样回答。秀清心里的爱情终于幻灭,暗下决心要和李问同归于尽。

此时,何蔚蓝在警察局偶遇李问描述的“画家”,也就是周润发演的司机警察。一番紧张的操作,这位警察莫名其妙被抓,然后证明自己真是警察,何蔚蓝也顿时醒悟,自己上了李问的当。

何蔚蓝赶紧赶去酒店,然而为时已晚,李问和秀清杀死了看守的警察,已经逃走。但是秀清在走前给警察留下了线索,何蔚蓝根据这线索,在海上围住了李问和秀清的船。

这时,船上的秀清对李问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然后举起手中的起爆器,船爆炸了……

这就是整个故事。

其次说说为什么阮文不可能是“画家”。

按照上面的解说,李问就是画家本人。虽然影片中还有很多不是很说得通的细节,但是基本上不影响这个大的设定。但如果像某些人脑洞大开设想的那样,阮文才是幕后大老板,才是真正的伪钞集团首领“画家”,那说不通的地方就更多了,其中有一些说不通的地方,完全是违背常理、不可想象的:

1.如果阮文是画家,她最需要的就是隐藏自己,那她让秀清整容成自己的脸干什么?还让秀清用自己的身份活动?生怕警方注意不到一个叫“阮文”的人吗?

2.如果阮文是画家,她让秀清绑架自己和自己未婚夫干嘛?难不成她比李问更加人格分裂,要玩角色扮演?还是她恨死自己未婚夫想要他死?还是她很想制造一起大案件,让警方注意到自己这个伪钞集团?她是吃饱了撑的?

3.就算绑架是秀清个人行为,是秀清想要和她争李问,如果阮文真是画家,那她干吗要制造一个秀清成为自己的“情敌”,将来有一天好绑架自己,她是有病是吗?

3.如果阮文是画家,那最后她死里逃生,干嘛不钉死叛徒?还让秀清大摇大摆用自己的身份救走李问?这种清奇的脑回路,常人实在无法理解。

总之,很多人看了电影,总觉得幕后BOSS不够离奇就不够过瘾,周润发不是,李问不是,想来想去只有提得最多的阮文了。“最不可能的就是最可能的嘛”,这么一想好像很英明。其实从人的一般心理来说,越是幕后玩家,越喜欢变成透明人,而不是戏剧化地把自己放在聚光灯下。就像现实中的特工,一般的掩饰身份都是不起眼的普通人,而不是什么知名人士。所谓表面光鲜的知名人士,真实身份其实是黑道老大这种戏码,也只能是文艺作品夸张的表现而已。

所以,画家不可能是现实中的知名女画家阮文,这不符合画家把自己变成透明人的心理。《无双》不会落入这样的窠臼,李问是画家,就是最合理的解释。

最后,说说正确的观影步骤。

在之前回答的《<无双>里在酒店李问威胁整容成阮文的秀清时,其他人为什么拿枪指着他?》那里,有位朋友留言说,这电影应该反着看。这是个很好的提议,如果想不通的,从电影最后阮文说李问是自己的邻居那里开始回想,一切就清楚了。

从这个前提开始倒推,最后出来的,就是前面按照时间线理出来的剧情。我个人觉得这个剧情是最说得通的,也和剧中多处暗示李问对阮文的心结、秀清对李问的心结的对话相吻合。整个故事中,阮文是最无辜的。她和李问唯一的交集就是曾经做过邻居。她不知道李问暗恋她,更不知道李问为了她幻想出了多少东西。

结果到最后,因为李问对她念念不忘,时时刻刻都在念叨她,导致部分观众受到影响,对她印象深刻,总觉得电影里戏份这么重的一个角色,一定很特殊,最后就特殊到硬是把“画家”的身份安排给了她。阮文也真是无奈啊,其实整出戏里就是李问和秀清两个人在内心斗法,关司机警察什么事,又关女画家阮文什么事呢?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无双》这部电影中你们觉得谁的演技更具实力?为什么?

周润发和郭富城新片《无双》今天正式全国上映。

怀着对港片的尊敬,专门挑了一家放映粤语版的影院,看完后只想说四个字:

我要吹爆。

这是一部不能剧透的电影。

不能剧透的电影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影片特别烂,烂到无以复加,提起来就让人气的一蹦三尺高,不想再和影片沾染分毫的调皮烂片。

另一种则是影片特别好,故事一波三折结局震撼人心,让人看完之后心潮澎湃头皮发麻,不忍向旁人剧透,生怕影响对方的观影体验。

《无双》显然是后者。

映后的第一时间我就抑制不住冲动,向友人分享了这则喜讯。

遇到极妙的事物,人们总是甘于去分享的。

而《无双》就是这样一部好到你想第一时间就分享给他人的电影。

那么,它到底好在哪?

首先,节奏。

影片继承了上个世纪港片巅峰时期的优良传统——快。

在香港电影最繁荣的时候,每年要出三四百部电影,平均每天就有一部拍出来。

刘镇伟20天拍出《东成西就》,《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七天杀青,黄百鸣一个晚上就写出《开心鬼》的剧本。

与之对应的,是影片的剪辑快,镜头多,没有一处废戏,干脆又果断,观众连看个手机的时间都不想错过,如夏日傍晚里的一罐冰镇可乐,痛快淋漓。

本片便是如此,节奏之简洁明快仿佛又让我回到了当初看港片的时候。

不让人感到慢,不让人感到闷,这是《无双》对最普通最广大那一档观众最友好表示。

其次,故事。

影片的背景设定为一伙印刷假钞的超级大盗。

他们把自己印出来的美金叫做超级美金,因为用他们的话说“比真的还真”。

别人印假钞用复印的,所以难免有复印的痕迹。

他们不同,他们用手画。

让最顶尖最顶尖,能够将梵高等四大画家的绘画手法如复印机一般复刻到同一张画上的画家执笔而画。

接着再从世界各地搞来制造真正美金的原材料,这便是他们的“超级美金”。

主角便是此团伙的头目,代号画家。

这样的一个故事,融合犯罪、枪战、动作、悬疑等多种元素,一波三折,反转反转再反转,让观众欲罢不能,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怎样。

让观众踏入影厅坐在座位上,接着从影片开始到影片结束总是对下一秒产生好奇,这是《无双》对喜欢看电影的观众们的诚意。

接着,演员。

不得不承认,我再一次被张静初迷住了。

作为影片中几乎唯一一个女性角色的她,却扮演了三个不同的角色形象。

体贴温柔是她,狠辣无情是她,痴心绝望还是她。

尤其是其中两场戏的眼神,完美二字已不足以形容。

一场是画展之上,自己的画全部卖出,唯一一副没有卖出的画出自爱人之手。看着面前的他,她的眼神是痛苦,是心疼,是歉疚。

“你已经很多天没有回家了,今天我们不谈这些伤心事好吗?”

得女如此,夫复何求。

另一场则是在绝望之时,明白自己对深爱着的他只不过是一个替身,大家只是逢场作戏时:

“好,特别好”。

坐在沙发上,叼着一支烟,眼神空洞而迷茫,除了无望还是无望。

由此也便不难理解最后影片最后她所做出的惊人之举。

张静初两次提名金像,两次提名金鸡,一次提名金马,却无一斩获。

看完《无双》必须要说,我们欠她一座影后。

至于郭富城,天王的演技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我总想着他的角色如果换个人来演是否可以更好?

然而想了一圈却发现,似乎的确是再没有谁能够比他更合适。

张静初+郭富城,这是《无双》对所有观众的良心保证。

最后,周润发。

本来想把周润发归到“演员”里写的,但考虑了一下还是觉得不能够。

周润发终究是周润发,是独一档的周润发。

不夸张地说,没有发哥就没有这部电影。

《无双》的剧本,导演庄文强一早就想好了,奈何一直没有人投资。

因为很多投资者认为,这电影不能剧透,一剧透就不好看了。

而他们觉得不可能不会剧透,那样就血本无归了。

后来好不容易让郭富城看到剧本愿意参演,但仍旧没有人投资。

还是有一次,郭富城的经纪人问导演,想找谁演“画家”的角色,导演说正在找发哥,但是找不到。

因为郭富城曾经和发哥有过几部电影的合作,所以是可以联系上的。

联系上后,给了发哥剧本,见面后导演又和发哥聊了两个小时,最终发哥同意参演。

有了周润发,那么就有了投资,有了投资,自然就有了《无双》。

《无双》中发哥的角色是有很多枪战戏的,而印象里周润发已经很多年的作品里没有拿过枪了,用导演的话说:

“现在的小年轻不知道发哥拿枪有多好看,其实,没有任何一个演员拿枪能比他好看”。

《英雄本色》、《江湖情》、《喋血双雄》、《纵横四海》······

没有任何一个演员拿枪能比周润发好看,虽然这是导演作为一个迷弟说的,但我相信,没有人会反驳这句话。

《无双》里,能够看到太多发哥以往影片中的角色。

当警察拿出“画家”那张只有背影的照片,并说出“没有人知道画家长什么样,他没有任何一张照片,只有这张背影”时,我仿佛下一秒就要脱口而出,他就是高进。

又比如一贯谨慎儒雅的画家,在泰国雨林中身上绑满炸弹,双手持枪左右开弓的时候,那个记忆里纵横四海的小马哥,回来了。

让周润发再拿起枪,让现在的小年轻能够在影院里看看周润发拿枪有多好看,这是《无双》为影迷们献上的最珍贵的礼物。

我丝毫不掩饰对《无双》的喜爱,因为它的确堪得上近年来的港片最佳。

在一些常看电影的观众眼中,或许认为它会有些套路化而不喜欢。

但他们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种套路确实被绝大多数人们所受用,就观影体验来说,舒适度是最高那一档。

我事先就知道下个月是10号发工资,但这必然不会妨碍我到那一天仍然会很开心。

道理是一样的,或许我在某个时间节点已经猜到了《无双》的结局,但这绝不妨碍整部电影为我所带来的极致光影体验。

感谢《无双》,让我获得了久违的观影乐趣。

感谢庄文强,港片的确没有死。

就在本文要结束的时候,某视频平台突然为我弹出了2016年的电影《澳门风云3》的推荐。

此情此景,让我不由得想到一句电影台词,那便用它作为《无双》这篇影评的结尾吧。

“我等了三年,就是要等一个机会,我要争一口气,不是证明我有多了不起,而是要告诉别人,我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

网友留言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Retur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