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于园文言文翻译
《于园》译文
于园在瓜洲停船的地方,地名叫五里铺,是一个名叫于五的富人所建造的园子。如果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这座园子门上的钥匙是不会拿出来打开门锁开门迎客的。葆生的叔父在瓜洲任同知,带我前往于园,于园主人处处热情的招待我们。
这座园子里没有其他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用石块堆成的假山。堂屋前面是用石块垒成的斜坡,斜坡高两丈,上面栽种了几棵果子松,沿坡栽种了牡丹、芍药,人不能够到上面去,这里因没有空隙、满满当当而奇特。后面的厅堂临近大池塘,池塘里有奇特的山峰和极陡峭的沟壑,直上直下,人们行走在池塘的底部,抬头仰望池塘中的莲花反而好像在天上,这里又因空旷而奇特。卧房的栏杆外面,有一条山沟盘旋而下,好像螺蛳回旋形贝壳,这里因阴暗深远而奇特。再向后,有一座水阁,长长的,形状像小船。这座阁子横跨在小河上,阁子的四周,矮小的灌木覆盖丛生,鸟儿在这里唧唧喳喳,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人们坐在阁子里,这里的境界给人舒坦、碧绿、幽深之感。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都是凭借假山而有名声,这些假山在自然山石中怀胎,在堆砌山石的人手中孕育,在主人的精心构思中诞生,这样的假山石安置园林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
2.《于园》文言文翻译
原文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
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
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译文于园在瓜洲五里铺停船的地方,是一个叫于五的富人所建造的园子。如果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那么这座园子门上的钥匙是不会拿出来开门迎客的。
葆生叔父在瓜洲任同知,带我前往于园,于园主人处处殷勤地招待我们。这座园子没有其他什么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用石块堆砌的假山。
堂屋前用石块垒成的斜坡高两丈,上面栽种了几棵果子松,沿坡栽种了牡丹、芍药,人不能够到上面去,这里因为没有空隙满满当当而显得奇特。后面的厅堂临近大池塘,池塘里有奇特的山峰和极陡峭的沟壑,直上直下,人们行走在池塘的底部,抬头仰望池塘中的莲花反而好像在天上,这里因为空旷而显得奇特。
卧房的栏杆外面,有一条沟壑盘旋而下,好像螺蛳盘旋形的外壳,这里因为阴暗深远而显得奇特。再后面有一座水阁,形状像小船,横跨在小河上。
水阁的四周,矮小的灌木覆盖丛生,鸟儿在这里叽叽喳喳,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人们坐在阁子里,这里的境界给人舒坦、碧绿、幽深之感。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都是凭借假山而有名声,这些假山在自然山水中怀胎,在雕刻山石的人手中孕育,在主人的精细构思中诞生,这样的假山安置在于园之中就不会使人感到不满意了。
3.于园文言文翻译
白话译文:
于园在瓜洲码头五里铺,是富人于五所建的园子。不是显贵者递上名帖,是进不去的。葆生叔父在瓜洲任同知,带我前往于园,于园主人殷勤地招待我们。这座园子除了用石块堆积的假山之外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大堂前面有用石块皇成的两丈高的斜坡,人上不去,沿坡栽种了牡丹、芍药,坡上栽种了几棵果子松,这里因为景色实在而奇特。
后面的厅堂临近大池塘,池中奇峰绝壑,山峰陡上陡下,人们走在池塘底部,抬头仰望池塘中的莲花就好像在天上似的,这里因为景色空灵而奇特。卧房的栏杆外面,有一道深谷从奇峰而下,好像缠绕着螺蛳贝,这里因为景色阴暗幽深而奇特。
再往后有一座水阁,长如小船,横跨在小河上,水阁四周被茂密的灌木丛围绕,可以听见鸟儿叽叽喳喳的며声,如同身在野林深山,我坐在其中,欣赏到眼前一片碧绿幽远的景色非常愉悦。
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都是以假山出名的,这些假山脱胎于自然山石,孕育于人工堆砌,性别个性养成于主人的精心雕琢,这样的假山石安置在于园中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仪真有个汪园,建造此园的石头的运输费就高达四五万银子人们最留意的是名为“飞来”峰的石头,这座假山使得汪园阴翳不散、路面泥泞,只能供人唾骂。
我看到那被扔弃在地上的一块白石,高一丈、宽两丈而显得痴肥,痴得极妙;另一块黑色石头,宽八尺、高五丈而显得瘦硬,瘦得极妙。得到这两块石头便足够了,可省下两三万两银子,我收藏这两块石头,世代守护这两块石头怎么样?
扩展资料:
《于园》是明代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散文,选自《陶庵梦忆》。
张岱(1597--1689)出生于官僚之家,家境富裕,年轻时四处游历,见识颇广,又时常休闲遣兴于各类艺术之中,生活可谓安逸清闲、丰富多彩。
明朝灭亡之后,张岱因拒绝进入清廷任职,从衣食无忧的富家子弟变成了下层贫民,生活穷困潦倒,后来更是以入山著书以终。张岱擅长散文,一生著作颇丰,包括《琅缳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夜航船》《石匮书后集》 《四书遇》等。
《于园》从写作意图看这篇短文重点是介绍于园磊石之奇及其建筑的幽远意境.赞颂了园林假山建造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无论是写用石块垒成两丈高的石坡,突出它的“以实奇”;还是写“奇峰绝壑”堆砌在后面厅堂旁的大池塘,突出它的“以空奇”;抑或是写形状像螺蛳回旋形贝壳盘旋而下的沟壑,突出它的“以幽阴深邃奇”。
作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把重点放在写于园“奇在磊石”的特点。作者又由于园说到了瓜洲众多的园林亭榭,这些园林亭榭跟于园一样,是凭借巧夺天工的假山而闻名的,而假山是依据自然之山石而创作的。
它“胎于石”,有了自然之山石为蓝图还不行,还要“磊石者”一双巧手才能使它成为现实。所以说“娠于磊石之手”。“磊石者”手再巧还不行,还要有主人的精心构思,主人精心构思了,假山就诞生了,就像孩子出生或男或女一样。这种假山或雄伟,或秀丽。
这样就不仅写出了假山建筑的全过程,还赞颂了能工巧匠的一双手和园林主人的高超的艺术构思。
从语言特色本文语言是雅语、俗语兼用,十分传神,极有表现力。如“四围灌木蒙丛”中的“蒙丛”一词,就写出灌木丛生覆盖地面的状态。又如“一壑旋下如螺蛳缠”这一通俗的比喻,很形象地写磊石而成的沟壑盘旋而下的形状。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于园
4.文言文《于园》翻译
于园在瓜洲停船五里铺的地方,是名叫于五的富人所建的园子。
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这座园子门上的钥匙是不会拿出来的打开门锁,开门迎客的。葆生叔父在瓜洲任知府的佐官,带我前往于园,于园主人处处殷勤地招待我们。
这座园子没有其他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用石块堆砌的假山。前屋前面有用石块垒成的斜坡,斜坡高两丈,上面栽种了几棵果子松,沿坡栽种了牡丹、芍药,人不能够到上面去,这里因为没有空隙、满满当当而奇特。
后面的厅堂临近大池塘,池塘里有奇特的山峰和极陡峭的沟壑,直上直下,人们行走在池塘的底部,抬头仰望池塘中的莲花反而好像在天上,这里因为空旷而奇特。卧房的栏杆外面,有一条山沟盘旋而下,好像螺蛳回旋贝壳,这里因为阴暗深远而奇特。
再向后,有一座长得像小船的水阁横跨在小河上,阁子的四周,矮小的灌木覆盖丛生,鸟儿在这里叽叽喳喳,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人们坐在阁子里,这里的境界给人舒坦、碧绿、幽深之感。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都是凭借假山而有名声,这些假山在自然山石中怀胎,在堆砌山石的人手中孕育,在主人的精心构思中诞生,这样的假山石安置在于园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
5.于园文言文翻译
白话译文:于园在瓜洲码头五里铺,是富人于五所建的园子。
不是显贵者递上名帖,是进不去的。葆生叔父在瓜洲任同知,带我前往于园,于园主人殷勤地招待我们。
这座园子除了用石块堆积的假山之外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大堂前面有用石块皇成的两丈高的斜坡,人上不去,沿坡栽种了牡丹、芍药,坡上栽种了几棵果子松,这里因为景色实在而奇特。
后面的厅堂临近大池塘,池中奇峰绝壑,山峰陡上陡下,人们走在池塘底部,抬头仰望池塘中的莲花就好像在天上似的,这里因为景色空灵而奇特。卧房的栏杆外面,有一道深谷从奇峰而下,好像缠绕着螺蛳贝,这里因为景色阴暗幽深而奇特。
再往后有一座水阁,长如小船,横跨在小河上,水阁四周被茂密的灌木丛围绕,可以听见鸟儿叽叽喳喳的며声,如同身在野林深山,我坐在其中,欣赏到眼前一片碧绿幽远的景色非常愉悦。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都是以假山出名的,这些假山脱胎于自然山石,孕育于人工堆砌,性别个性养成于主人的精心雕琢,这样的假山石安置在于园中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仪真有个汪园,建造此园的石头的运输费就高达四五万银子人们最留意的是名为“飞来”峰的石头,这座假山使得汪园阴翳不散、路面泥泞,只能供人唾骂。我看到那被扔弃在地上的一块白石,高一丈、宽两丈而显得痴肥,痴得极妙;另一块黑色石头,宽八尺、高五丈而显得瘦硬,瘦得极妙。
得到这两块石头便足够了,可省下两三万两银子,我收藏这两块石头,世代守护这两块石头怎么样?扩展资料:《于园》是明代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散文,选自《陶庵梦忆》。张岱(1597--1689)出生于官僚之家,家境富裕,年轻时四处游历,见识颇广,又时常休闲遣兴于各类艺术之中,生活可谓安逸清闲、丰富多彩。
明朝灭亡之后,张岱因拒绝进入清廷任职,从衣食无忧的富家子弟变成了下层贫民,生活穷困潦倒,后来更是以入山著书以终。张岱擅长散文,一生著作颇丰,包括《琅缳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夜航船》《石匮书后集》 《四书遇》等。
《于园》从写作意图看这篇短文重点是介绍于园磊石之奇及其建筑的幽远意境.赞颂了园林假山建造者高超的艺术造诣。无论是写用石块垒成两丈高的石坡,突出它的“以实奇”;还是写“奇峰绝壑”堆砌在后面厅堂旁的大池塘,突出它的“以空奇”;抑或是写形状像螺蛳回旋形贝壳盘旋而下的沟壑,突出它的“以幽阴深邃奇”。
作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把重点放在写于园“奇在磊石”的特点。作者又由于园说到了瓜洲众多的园林亭榭,这些园林亭榭跟于园一样,是凭借巧夺天工的假山而闻名的,而假山是依据自然之山石而创作的。
它“胎于石”,有了自然之山石为蓝图还不行,还要“磊石者”一双巧手才能使它成为现实。所以说“娠于磊石之手”。
“磊石者”手再巧还不行,还要有主人的精心构思,主人精心构思了,假山就诞生了,就像孩子出生或男或女一样。这种假山或雄伟,或秀丽。
这样就不仅写出了假山建筑的全过程,还赞颂了能工巧匠的一双手和园林主人的高超的艺术构思。从语言特色本文语言是雅语、俗语兼用,十分传神,极有表现力。
如“四围灌木蒙丛”中的“蒙丛”一词,就写出灌木丛生覆盖地面的状态。又如“一壑旋下如螺蛳缠”这一通俗的比喻,很形象地写磊石而成的沟壑盘旋而下的形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于园。
6.于园字词翻译及句子翻译
32颓然。
4同知,沿坡栽种了牡丹。蒙,官扬州司马:钥匙,带我前往于园。
38憾,那么这座园子门上的钥匙是不会拿出来开门迎客的、幽深:殷勤招待:深远,上面栽种了几棵果子松:所建筑的园林:草木茂盛的样子,分驻指定地点。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稀罕的。
这里做动词用。再后面有一座水阁、安放的意思,矮小的灌木覆盖丛生,直上直下,抬头仰望池塘中的莲花反而像在天上,充盈,好像螺蛳盘旋形的外壳。
卧房的栏杆外面。水阁的四周。
34诸。35俱,遗憾。
31啾唧。5所园。
11余。这座园子没有其他什么奇特的地方,就会感到舒坦。
40至:顺着:张联芳:建筑园子,字尔葆。16磊,在地上面的地方。
12款。22临,人们行走在池塘的底部。
37显,形状像小船。堂屋前用石块垒成的斜坡高两丈。
葆生叔父在瓜洲任同知,沿着、江防。后面的厅堂靠近大池塘,叠加。
20以:栏杆。23空、芍药。
30蒙丛:凭借:陡峭的山沟:离开地面的。21实。
17植。33碧窈。
作品译文于园在瓜洲五里铺停船的地方:到,这里因为没有空隙满满当当而显得奇特:小船,人们坐在阁子里:人称代词。18数。
24绝壑,投下名帖,奇就奇在用石块堆砌的假山,水边停船之处。6园。
葆生叔父:几19缘:用各种各样的石块堆砌成假山,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2步。
13之:带着。29艇子。
如果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这里因为悬浮着离开地面而显得奇特。39矣。
41于,池塘里有奇异的山峰和极陡峭的沟壑:罕见的。8刺,靠近,鸟儿在这里叽叽喳喳的叫:显扬,我们,覆盖:临近:语气助词,于园主人处处殷勤地招待我们,文中是舒坦的意思:名帖、水利等:在今江苏扬州市邗(hán)江区南:都:因为、碧绿。
36以:阴暗,各个(的),这里因为阴暗深远而显得奇特,相当于“了”:满满当当,善画好收藏古董、缉捕:柔顺的样子。3葆生。
(极陡峭是根据上下文意译的)绝:细小而碎杂的声音,25槛:心感不满:垒,有一条沟壑盘旋而下:山沟,横跨在小河上:幽深的草木丛中,堆砌,临长江:安置。15磊石。
14奇。27幽阴。
7显者。10携作品注释1瓜洲,是一个叫于五的富人所建造的园子:栽种。
28邃,没有空隙,山阴人:我,有名声。9钥:众,分掌督梁:知府的佐官。
26壑:指有名声有地位的人,人不能够到上面去,都是凭借假山而有名声:同“埠”。
7.古文《于园》翻译
《于园》文章翻译为:于园在瓜洲停船的地方,叫做五里铺,它是富人于五所建筑的园子。
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那么就不会用钥匙打开门来迎接客人。葆生叔在瓜洲任同知,带我前往于园,于园的主人处处殷勤招待我们。
于园中没有其他的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用石块堆砌的假山。堂屋前有两丈高的石头假山,上面栽种了几棵果子松,沿坡栽种了牡丹、芍药,人不能到上面去,因为这里没有空隙、满满当当而奇特。
后厅临近池塘,池塘里有奇异的山峰和陡峭的山沟,直上直下,人们行走在池塘的底部,抬起头来看莲花,反而像在天上,这里因为空旷而奇特。卧房的栏杆外面,有一条沟壑盘旋而下,好像螺蛳盘旋形的外壳,这里因为阴暗深远而奇特。
再往后还有一座水阁,长长的形状像小船,横跨在小河上。水阁的四周,矮小的灌木生长茂盛,鸟儿在这里叽叽喳喳,人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
坐在阁子中,这里的境界使人感到舒坦、碧绿、幽深。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都是凭借假山而有名声。
这些假山在自然山石中怀胎,在堆砌山石的人手中孕育,在主人的精细构思中诞生,这样的假山石安置园林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原文为: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
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
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胎于石,娠于磊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园可无憾矣。
《于园》是明清之际史学家、文学家张岱所写的一篇文章。文章中的于园因里面石奇而闻名。
作者张岱不仅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大文学家,更是一位有名的大鉴赏家。扩展资料:《于园》文章赏析:此文《于园》已被收录于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课本中,选自《陶庵梦忆》。
编委选编此文时把“胎于石,娠于磊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删除了。从写作意图看这篇短文重点是介绍于园磊石之奇及其建筑的幽远意境.赞颂了园林假山建造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无论是写用石块垒成两丈高的石坡,突出它的“以实奇”;还是写“奇峰绝壑”堆砌在后面厅堂旁的大池塘,突出它的“以空奇”。作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把重点放在写于园“奇在磊石”的特点。
作者又由于园说到了瓜洲众多的园林亭榭,这些园林亭榭跟于园一样,是凭借巧夺天工的假山而闻名的,假山依据自然之山石创作的。它“胎于石”,有了自然之山石为蓝图还不行,还要“磊石者”一双巧手才使它成为现实。
从语言特色本文语言是雅语、俗语兼用,十分传神,极有表现力。如“四围灌木蒙丛”中的“蒙丛”一词,就写出灌木丛生覆盖地面的状态。
又如“一壑旋下如螺蛳缠”这一通俗的比喻,很形象地写磊石而成的沟壑盘旋而下的形状。
8.于园字词翻译及句子翻译
作品注释1 瓜洲:在今江苏扬州市邗(hán)江区南,临长江。
2 步:同“埠”,水边停船之处。3 葆生:张联芳,字尔葆,山阴人,官扬州司马。
葆生叔父,善画好收藏古董。4 同知:知府的佐官,分掌督梁、缉捕、江防、水利等,分驻指定地点。
5 所园:所建筑的园林。6 园:建筑园子。
7 显者:指有名声有地位的人。8 刺:名帖。
这里做动词用,投下名帖。9 钥:钥匙。
10 携:带着。11 余:我。
12 款:殷勤招待。13 之:人称代词,我们。
14 奇:罕见的,稀罕的。15 磊石:用各种各样的石块堆砌成假山。
16 磊:垒,堆砌。17 植:栽种。
18 数:几19 缘:顺着,沿着。20 以:因为。
21实:满满当当,没有空隙,充盈。22 临:临近,靠近。
23 空:离开地面的,在地上面的地方。24 绝壑:陡峭的山沟。
(极陡峭是根据上下文意译的)绝,25 槛:栏杆。26 壑:山沟。
27幽阴:阴暗。28 邃:深远。
29艇子:小船。30 蒙丛:草木茂盛的样子。
蒙,叠加,覆盖。31啾唧:细小而碎杂的声音。
32 颓然:柔顺的样子,文中是舒坦的意思。33 碧窈:幽深的草木丛中。
34 诸:众,各个(的)。35 俱:都。
36 以:凭借。37 显:显扬,有名声。
38 憾:心感不满,遗憾。39 矣:语气助词,相当于“了”。
40 至:安置、安放的意思。41 于:到。
作品译文于园在瓜洲五里铺停船的地方,是一个叫于五的富人所建造的园子。如果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那么这座园子门上的钥匙是不会拿出来开门迎客的。
葆生叔父在瓜洲任同知,带我前往于园,于园主人处处殷勤地招待我们。这座园子没有其他什么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用石块堆砌的假山。
堂屋前用石块垒成的斜坡高两丈,上面栽种了几棵果子松,沿坡栽种了牡丹、芍药,人不能够到上面去,这里因为没有空隙满满当当而显得奇特。后面的厅堂靠近大池塘,池塘里有奇异的山峰和极陡峭的沟壑,直上直下,人们行走在池塘的底部,抬头仰望池塘中的莲花反而像在天上,这里因为悬浮着离开地面而显得奇特。
卧房的栏杆外面,有一条沟壑盘旋而下,好像螺蛳盘旋形的外壳,这里因为阴暗深远而显得奇特。再后面有一座水阁,形状像小船,横跨在小河上。
水阁的四周,矮小的灌木覆盖丛生,鸟儿在这里叽叽喳喳的叫,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人们坐在阁子里,就会感到舒坦、碧绿、幽深。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都是凭借假山而有名声,这些假山安置在于园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
9.古文《于园》的翻译
《于园》译文 于园在瓜洲停船的地方,地名叫五里铺,是一个名叫于五的富人所建造的园子。
如果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这座园子门上的钥匙是不会拿出来打开门锁开门迎客的。葆生的叔父在瓜洲任同知,带我前往于园,于园主人处处热情的招待我们。
这座园子里没有其他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用石块堆成的假山。堂屋前面是用石块垒成的斜坡,斜坡高两丈,上面栽种了几棵果子松,沿坡栽种了牡丹、芍药,人不能够到上面去,这里因没有空隙、满满当当而奇特。
后面的厅堂临近大池塘,池塘里有奇特的山峰和极陡峭的沟壑,直上直下,人们行走在池塘的底部,抬头仰望池塘中的莲花反而好像在天上,这里又因空旷而奇特。卧房的栏杆外面,有一条山沟盘旋而下,好像螺蛳回旋形贝壳,这里因阴暗深远而奇特。
再向后,有一座水阁,长长的,形状像小船。这座阁子横跨在小河上,阁子的四周,矮小的灌木覆盖丛生,鸟儿在这里唧唧喳喳,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人们坐在阁子里,这里的境界给人舒坦、碧绿、幽深之感。
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都是凭借假山而有名声,这些假山在自然山石中怀胎,在堆砌山石的人手中孕育,在主人的精心构思中诞生,这样的假山石安置园林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
10.于园 初一文言文 翻译
于园在瓜洲停船五里铺的地方,是名叫于五的富人所建的园子。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这座园子门上的钥匙是不会拿出来的打开门锁,开门迎客的。葆生的叔父在瓜洲任知府的佐官,带我前往于园,于园主人处处殷勤地招待我们。
这座园子没有其他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用石块堆砌的假山。前屋前面有用石块垒成的斜坡,斜坡高两丈,上面栽种了几棵果子松,沿坡栽种了牡丹、芍药,人不能够到上面去,这里因为没有空隙满满当当而奇特。后面的厅堂临近大池塘,池塘里有奇特的山峰和极陡峭的沟壑,直上直下,人们行走在池塘的底部,抬头仰望池塘中的莲花反而好像在天上,这里因为空旷而奇特。卧房的栏杆外面,有一条山沟盘旋而下,好像螺蛳回旋贝壳,这里因为阴暗深远而奇特。再向后,有一座长得像小船的水阁横跨在小河上,阁子的四周,矮小的灌木覆盖丛生,鸟儿在这里叽叽喳喳,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人们坐在阁子里,这里的境界给人舒坦、碧绿、幽深之感。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都是凭借假山而有名声,这样的假山石安置于园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