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问你:“忙不忙”,高情商的人该如何回答?
领导如果问“忙不忙”,这是一句谦逊的用语,其实是有潜台词的,这句话是不需要回答的,回答只会让自己难堪。
第一,如果领导问“忙不忙”,也许,你知道了,领导需要帮忙,为了迎合领导,如果贸然回答“不忙”,那如果那段时间,大家都很忙,你自己却很清闲,会给领导觉得工作不饱和之嫌。
第二,如果直接回答“忙,很忙”,那么领导和你的沟通,也就无法开展,或者让领导很难堪,说出后面的话,就有点难为情。还有一种情况,领导对你的工作情况是了解的,也许,那些工作在他眼里,都是非常简单,容易完成的,你却大费周折,会有难以胜任工作之嫌。
第三,最好的回答,直接回答领导,“领导,您说,什么事情?”,这样的话,直接避开了这个两难问题,把沟通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也掌握了倾听的机会,让领导讲完,就给了自己思考,判断,决策的机会,这样,沟通就会很顺畅。
老板告诉空降来的经理:我只能给你搭台和权限,先立足、再立信,老板到底想说什么?
学习委猿的观点【老板想说:路,已经帮你铺好,车也给你了,总不能让我给你当司机吧!】
先看一个简短案例:
我被空降到一个新部门当主管,对新部门业务极其不熟悉,所以管理起来非常没自信。所以我开始想办法怎么能让他们害怕我,服我。有一回两个下属来我办公室,刚进门我瞬间拿起电话,假装和老板打电话:放心吧王总一切都在掌控中,我们部门非常和谐,我知道您对我非常器重,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放下电话我问下属找我什么事。下属说:经理,我们是来给你按电话线的。
我也做过空降领导,很感同身受地说,这个段子说出了很多空降领导做管理的难处,一开始比较难建立权威。所以,此题上,老板真的是很贴心的领导,他的话,其实就是告诉空降经理:
路,我已经帮你铺好了,接下来就看你怎么走!
一、搭台和权限,代表领导给予我们平台,赋予我们管理权力
这句话,其实就表明了领导支持的态度。很多空降管理者最悲催的是,空降到一个管理岗位上,上面却没给予一定的管理权限,下面的人也不怎么配合,自然就无法开展管理工作,最终只能在岗位上碌碌无为。
而现在,领导主动表态,帮我们搭台,意思就是提供了一个让我们发挥管理的平台,也站出来承认我们的管理身份,让员工看到,领导在态度上表达了对我们的支持。
而领导表达给我们权限,就是会在很大程序上将管理上的权力交给我们,让我们有权力约束和管理团队。
同时,领导也表达出对我们的期望,正如“东西我都给你了,接下来你就要做出点成绩来,不要辜负我对你的期待”。
后面的两句话,就表达了领导对我们的指导:先立足、再立信。
二、立足,是所有空降领导面临的第一问题
正如《兄弟连》里的台词:我们空降兵天生就是被包围的。空降领导亦如此,一过来,上面的期待,下面的关注,都在盯着我们,而在这样“被包围”的环境下,我们面临的第一问题就是如何立足。
大部分空降领导面临的立足问题都有两点:
立足于公司。刚进入公司,如何更好地融入公司文化,和上级做好沟通,适应公司的管理机制,建立好一定的人际关系。立足于团队。大部分团队都会排斥空降领导,第一因为不熟悉,第二则是上面这个空降的人阻碍员工晋升发展了,第三空降领导的管理肯定和过往不同,员工要重新适应。有的空降领导甚至一过来,就开除了一些老员工,这种做法只会加大员工的不满,以及上级领导的意见,要避忌。
面对领导提到的这两种“立足”的问题,我们在空降的第一时间,就应当做到:
要立足公司,就得了解公司文化,去认同它,并按照公司文化行事。同时与上级领导做好沟通汇报,多请示工作,获得上级的认可。最后则要与人交善,主动接触不同部门的管理者,建立起较好的关系。要立足团队,首先要了解团队过往的管理方式,团队的内部沟通机制,不要试着发“三把火”,而是先融入其中,逐步与员工建立关系,至少让员工能够不排斥我们,再尝试实施我们的管理理念。
三、立信,空降领导建立权威形象的第一步
这里的信,指的是威信,用百度上的定义,便是:威望与信誉。这也是空降领导建立权威形象的第一步,为我们后续进行团队管理打下根基。
要建立威望与信誉,建立权威形象,我们便需要做到:
进行团队决策时,要有理有据,最好是有一定的专业分析,对行业发展有一定的认识,提出来的观点和建议能够让员工信服,自然就能建立我们在专业上的威望。进行团队管理时,要公正严明,严格依据公司制度进行管理,任何奖励或惩罚都有对应的制度作为依据。没有制度的情况下,则必须对事不对人,任何奖励或惩罚上,都必须有客观的理由,必要时向上面汇报,对下面的人澄清。这样,才能建立团队管理上的威望。对员工许下的任何承诺,必须执行到位,对无法确保自己能落实到位的,千万不能许诺。其次,必须言出必行,做决策不能犹豫,必须果断。这样,才能在团队中建立自己的信誉。
总结而言,领导说的这句话,实际上便是对我们的支持,而我们亦应该听从领导的建议,做到先立足,再立信。
看完这篇问答,您应该知道作为一个老司机,如何在新的道路上开车。供参考。
“不说人话”已经是职场常态了吗?
“不说人话”不是常态,而是一种阅历。
初入职场的人,感叹大家都“不说人话”,其实他们说的是职场通用语言,而你受阅历、经验所限,听不懂背后的潜台词。所以你会抱怨同事“不说人话”。
一、职场上不会说话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很多职场人说话不经大脑、不分场合,总是标榜自己脾气直,吃亏了还埋怨别人不理解他“不会说话”。这样工作只会变得越来越糟糕。
职场就是这样,说话太直容易得罪人,也容易被别人坑。
职场上不会说话的人通常有如下表现:
1、面对上级
认为在公司能力最重要,其他无所谓,好好说话就是阿谀奉承,有意见坚决不怂,直接正面刚。
2、面对同级
工作沟通直接搬出领导和文件,我不配合你是照章办事,你不支持我直接投诉。
3、面对下级
互相称兄道弟打成一片,工作生活傻傻分不清,一起吐槽公司,负能量满满。
不会说话,大部分都是分不清说话的情境造成的。
二、职场上懂潜台词的重要性
1、潜台词是成年人之间的交易语言
举个例子,同事找你借钱,你如果不想借给他,就说“我回去想想”,如果想借,自然会二话不说开始转账。
这就是采用“迂回”的说话方式,不正面回绝,让对方听出话外之意。
2、不懂潜台词,融不到圈子
举个例子,领导和你一起去参加外地的一个展销会。突然有天领导和你说:今天下午我去拜访客户,晚点再去展厅。
这时领导的潜台词就是:你别管我行程,我下午去不去不一定。
如果你听不懂领导的潜台词,非要问 :“几点结束,我开车接你去”。领导本来有自己的打算,却被你步步紧逼,下次就不带你一起玩,把你排在圈子外。
3、不懂潜台词,理解不到领导的点
比如领导说:最近大家都注意工作纪律。
别的同事都早来晚走,上班不划水、吃零食。而你却不长眼色,还在乱串岗,只会挨训和被边缘化。
三、掌握职场沟通技巧,懂得潜台词
1、认识沟通的背景
根据帕洛·阿尔托学派关于传播的理念,沟通的背景由三大要素组成:关系、环境、情势。
01、关系
沟通双方之间的关系。例如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对上级,沟通是汇报;对同级,沟通是交流;对下级,沟通是指示。
02、环境
沟通发生的环境。例如办公室、餐厅等。在办公室,沟通则多严肃;在餐厅,则沟通较随意。
03、情势
沟通双方发生联系的缘由。例如职务晋升或劝其离职。
2、明确沟通的目标
目标尽量明确。比如说,“让老板更器重我”就显得空洞。“要求加薪1000”就显得更加实际。
3、根据情境调整沟通内容
例如突然发生的一种你不擅长处理的状况,以致于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这种情况下你就要考虑应该怎么去适应、去调整。
假如遇到意外,要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以防下次再犯。
在职场上,要想锻炼这种能力,绝非一朝一夕,需要自己慢慢体会。
在这个过程中,少说话,多做事才是最正确的选择。毕竟,拥有一身本领才是真正的长久发展之计。
以上。
欢迎关注@焱公子,十年500强,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忙不忙”是人们见面聊天或寒暄搭讪的经典开场白,如果是亲戚、朋友之间这样问,那很可能就是一句普通的寒暄,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意义。但是工作职场和日常生活不同,是讲求效率和规则的地方,没有那么多寒暄和废话,当领导问你“忙不忙”的时候,很可能意味着更深层次的含义,很可能有其他的“潜台词”。
那么,遇到领导这样问你,该怎样回答比较好呢?有这样几种方式供大家参考:
第一,如果领导的“潜台词”是打算给你安排新的任务,可以直接回答或汇报自己正在进行的工作情况,特别是和领导分管领域有关的工作。比如,领导问:“小王,这几天忙不忙啊?”小王可以回答:“领导,我这几天正在整理你上次布置的那个统计报表,现在已经做了一大半了。您有什么吩咐吗?”这样的回答既诚恳直接,凸显自己的工作,同时也给领导布置新工作任务做好预设,领导用“忙不忙”的潜台词来试探你的工作进展情况,你也用“正在忙”的潜台词来回答他,既不失礼貌,又可以为领导安排新工作找一个推辞的理由。可以算是一种高情商的回答方式。
第二,如果领导的“潜台词”仅仅是在关心你的近况,你可以以更加尊重和适度幽默的方式予以回应。比如,领导问:“小李啊,好久没看见你了,最近忙不忙啊?”小李可以回答:“还行,再忙也不如领导忙啊,我们都是忙小事,您忙的是大事。”这种回答没有涉及和透露任何具体工作,仅仅是一种对话式的交谈,场景可能是在电梯里偶遇,可能是在走廊里碰见,可能是在卫生间遇到,也可能是在单位餐厅里打个招面。这种场合是不稳定场景,受环境影响较大,通常不会发生延伸性交谈和深度交流,因此以礼节性的回应为主就可以,同时也委婉、适度、幽默、友好地表达了对领导的尊重和奉承,可以说也算是一种高情商的处理方式。
第三,如果领导的“潜台词”是对你的工作不满意并表现出挑剔和责备的意思,你可以主动示弱,为双方进一步交谈做好感情和情绪方面的铺垫。比如,领导问:“小赵啊,最近忙什么去了,也不见你的影子?”这句话里已经流露出不满的情绪,这时候小赵可以这样回答:“领导,是这样,上次那个小程序我不是没把页面做好嘛,你批评我之后我也很自责,我觉得还是我的能力和经验不足,最近这几天正在按照你的意思加紧和几个同事学习,争取这几天把修改方案做出来。”这样回答的好处,一是主动为自己铺上了“自责、不满足现状和不放弃努力”的积极“人设”,二是顺便汇报了自己最近的工作情况。这样回答了之后,其实无意中给了双方一种心理暗示,下级认识到了错误和不足,领导一般也会心生同情,会有种“年轻人难免有失误和不足,继续努力就好”的感觉 ,接下来也就不忍心继续苛责你了。因为如果还抓住员工的毛病和缺点不放,领导自己也会显得小肚鸡肠、没有气度。这堪称是“顺水推舟”式的回答,高情商和高智商兼而有之啊。
当然,很多时候,这几种回答方式是一起出现的,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判断和适当应对,希望我的回答能帮上大家。如果您在职场、就业、创业等方面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随时沟通交流。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