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三对面后三对台词【你最喜欢的旦角演员都有谁?】

当今西北秦腔界,你最喜欢的旦角演员都有谁?

秦腔的旦行具体细分为青衣(正旦)、刀马旦(武旦)、闺阁旦、花旦(小旦)、老旦、媒旦(丑旦)六类,是秦腔非常重要的一个行当,下面就以个人艺术成就、职称以及群众基础为标准,谈谈我个人最喜欢的秦腔旦角演员。

青衣:青衣是秦腔旦角中戏份最重的一个行当,在秦腔中也叫正旦,比如《铡美案》中的秦香莲,《五典坡》中的王宝钏,《黑叮本》中的李艳妃等等都是青衣行当。在当今秦腔舞台上,这个行当中艺术成就最高,群众影响力深远的非甘肃省窦凤琴莫属。

窦凤琴被称为当今秦腔界的“陇上金凤凰”,曾经与张兰秦和谭建勋并称为“陇上三杰”。窦凤琴出生于梨园世家,其父就是甘肃陇东地区的著名生角演员,在当今秦腔界大谈创新的氛围下,窦凤琴的秦腔表演最大限度的保留了秦腔最原汁原味是东西,其艺术成就在当今甘肃省秦腔界乃至于整个西北秦腔界都是数一数二的名家,同时她也是中国戏曲梅花奖的得主,个人也取得了国家一级演员的高级职称。近年来,她的足迹遍布西北五省,深受人们的喜欢,其舞台号召力和群众影响力,在秦腔旦角行当可以说是无人能及的。

刀马旦:秦腔统称为武旦,这个行当在秦腔中扮演的人物比如《杨门女将》的穆桂英,《下河东》中的呼延兰玉,《穆桂英破洪州》中的穆桂英等。

武旦对演员刀枪把子功夫的考研是非常大的,一般都是扎硬靠,有大段的舞台程式动作和武打套路,在这个行当中,由于秦腔近年来重文轻武的原因,能够出彩,单独的以主攻行当出名的深受人们喜欢的旦角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曾经的齐爱云、李娟等都是以刀马旦独当一面的秦腔优秀演员,但是总体上来说,由于武戏演员艺术生命力低的原因,这些演员成名后大都该功了正旦行当。

现在的武旦行当,个人觉西安秦腔剧院三意社的绍英,甘肃省天水市西秦腔剧院的常小红应该算得上是比较好的刀马旦演员。

闺阁旦:近年来秦腔的闺阁旦行当可以说是人才辈出,而且创立了两个肖派的秦腔闺阁旦门派,且以此开创出了秦腔“婉约派”的套路,在这个行当里头,佼佼者甚多,如甘肃省秦腔艺术剧院院长苏凤丽,西安秦腔剧院有限公司三意社社长侯红琴等等,都是闺阁旦中的领军人物。

在闺阁旦这个行当的传承中,个人最喜欢的还是享有“小若兰”的美誉的陕西省流派传承中心主任李淑芳女士,她的艺术特点完美的传承了秦腔肖(若兰)派的精髓,看成秦腔传承的典范,具有相当强的示范意义。

小旦:小旦在秦腔中大多数时候是以配角出现的,甚至于有时候扮演一些无足轻重的丫鬟等几乎没有台词的角色,如《火焰驹》等剧种的丫鬟。在我们这一代演员中,曾经最好的小旦我认为是张宁,那种银铃般悦耳动听的嗓音条件,之后就无人可比。

现在的小旦行当,我认为最好的就是西安秦腔剧院有限公司三意社的马璐璐,她在《火焰驹》中扮演的丫鬟一角可以算是教科书级别的水平。

老旦:秦腔老旦可以扮演身份高贵的贵妇,也可以扮演身份低贱的普通民众。这个行当中主要以唱功为主,在表演技巧上根据人物性格和身份的不同,大相径庭。比如《杨门女将》的佘太君,《清风亭》中的张母,《窦娥冤》中的张母都属于老旦行当。

如今的老旦行当,艺术成就最高,本人最喜欢的莫过于西安秦腔剧院有限公司三意社的康亚婵。康亚婵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受到其公公的唱腔影响非常大,并且深得其法,如今秦腔优秀的老旦经典唱段几乎都是以康亚婵的唱腔为范本。

媒旦在秦腔中一般扮演蛇蝎心肠的妇人形象,最为著名的就是王辅生老先生的《看女》,在过去,由于媒旦扮演者为了舞台效果,都会临时发挥加入一些荤口的段子,因此上为了舞台效果,都是有男性扮演的,后来随着净化舞台和时代的发展,也有部分女性演媒旦,但整体呈现上来说,受性别生理因素的影响,没有男性那么多放的开,相比来说就是没有男性的舞台呈现效果好。

如今的舞台上媒旦行当,个人最喜欢的是兰州戏曲剧院的何启元,在整个秦腔丑角和媒旦行只顾耍笑,何启元的媒旦能够很好的折中舞台呈现和观众互动的需求,达到很好的演出效果。

秦腔斩黄袍台词是什么

(头段)

[西皮流水]天作保来地作保,

陈桥扶起龙一条。

昔日打马过金桥,

偶遇先生八卦高。

算得孤王八字好,

后来必定坐九朝。

到如今果应前言兆,

你比诸葛不差分毫。

施罢一礼我坐陈桥,

[西皮散板]玄郎不恭了!

[西皮流水]三弟近前听封号:

你若真心把孤保,

北平王位永在朝!

虽然是老王封过了,

加升三级爵禄高!

龙争虎斗起战争,

回头再宣苗先生:

孤王赐你一道旨,

晓喻傅后把宫腾。

[西皮流水]适才宣罢苗先生,

回头再宣高御亲:

孤王赐你尚方剑,

朝里朝外查的清。

(二段)

[西皮二六]孤王酒醉桃花宫,

韩素梅生来好貌容。

寡人一见龙心宠,

兄封国舅妹封在桃花宫。

内侍臣摆驾上九重,

[西皮散板]高御卿发怒你为哪宗?

一见人头珠泪滚,

不由孤王痛伤情。

我哭、哭一声郑三弟,

我叫、叫一声郑子明!

孤王酒醉将你斩,

[哭 头]我那三弟呀!

(编辑 丁亚妮)

完璧归赵

(这段跟我的感觉,基本上是孙腔儿谭唱。倒第二句“使秦邦我的心意拿定”一口气的唱法是孙菊仙很擅长的演唱技巧,刘能学的不露痕迹,功力可见一斑。)

[西皮导板]使臣奉命到西秦,

[西皮原板]蔺相如马上暗自思忖。

论天下国强弱各想吞并,

唯有我赵国地强挡西秦。

若献了和氏璧不甚要紧,

怕的是那秦王不纳连城。

此一番使秦邦我的心意拿定,

[西皮摇板]学一个奇男子万古留名。

岳飞被杀时的罪名是"莫须有",那"莫须”有到底该怎么理解?

首先,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宋朝的建国,就是赵匡胤顺应民心,黄袍加身,做了皇帝。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必然会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性的解释,比如有能者,顺应民心者,人民的需要等等。因此导致了宋朝为了维护统治的合理性,必然重文轻武。岳飞的出现对于赵构来说是个极大的威胁,1.得民心,顺应民意2.有能力3.掌握全国大半的兵权 4.唯一一位和太祖一样三十岁之前就当上节度使的人物。 因此岳飞当时绝对有称帝的必要条件!

第二赵构的帝位本身就存在很大的争议,也就是他的皇帝位置是自封的,在很多大臣心中并不是很认可,为此也出现过多次内乱。皇帝合法性的认可度不是很高!因此赵构能做的是你只要不触及我的底线我就可以容忍你。在电视剧中一句台词就是,“朕掏心掏肺的,对待你们,可以你们是怎么对待朕的!真不知道,朕如何做才能让你们满意,如何做你们才能够臣服”说明当时赵构对于那些带兵的有兵权的将领,一点点的变的绝望。

第三岳飞是不是忠臣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手里的数十万精锐(岳家军),另外一千年以后岳飞的声望还很高,更别说当时 即便岳飞当上皇帝也没有人能说什么,即便岳飞不反的话,也不能保证他的儿子孙子不反,比如三国时期的曹操没反,但是他的儿子反了。赵构心想留着岳家军迟早是我大宋的祸端,不如我做这个恶人在我能掌控局面的情况下,彻底解决了,一了百了!不然等我百年之后,又是一场腥风血雨,内有叛乱,外有强敌,无论赢输大宋也都完了!

其实历史上元帅级别惨死的不止岳飞,还有韩信,袁崇焕等,对于赵构来说只要你威胁到皇权我就干掉你,其它的都不重要。其实宋高宗相比那些开国皇帝,刘邦,李世民,朱元璋等还算比较厚道的了!李世民连亲兄弟都杀不管你是谁! 刘邦朱元璋杀的开国元帅将领更多!

其实宋高宗没有错,岳飞也没有错,关键是当时的君主体制问题!另外不同的是岳飞更能体现大多数人当时的想法,是代表大多数人的精神领袖,并成为后世君主教育大臣的楷模!而秦桧既然选择了愿意当罪人,换取荣华富贵,那毕然遗臭万年!是他个人的选择!

网友留言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Retur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