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教授殴打环卫工人,称“不清楚国情才打人”,你怎么看?
“打人教授”到底是什么水平?真是高知分子,人品败坏?还是本身就是学术混子,一如即往呢?
本着对社会事件刨根问底的写文章精神,我百度了一下事件主人公“葛万银”,结果发现陕西科技大学的官网上就有明确的一篇文章来介绍此人,且在事发后一直没有撤销。以下是葛教授的个人经历图片来源:陕西科技大学官网
我们来分析一下此教授的经历,本科时期毕竟离笔者太过遥远,我没法分析当时太原科技大学的含金量,我们只来看一下他的海外经历;
比较显眼的应该是日本Kyot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京都工艺纤维大学)材料与生命科学博士,在这家大学葛教授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那么Kyot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大学大概是什么水平呢?笔者查了一下2016年世界大学QS排名,列入榜单的1000所大学内并无此大学的身影,换名话说,这个Kyot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大学全世界排名千名开外,作为参照国内有33所内地高校上榜;那么这个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在日本国内的实力口碑如何呢?反正我翻了前五十没看到,实在懒得继续向下看,大学自己行脑补一下大概水平就可以了。到此我们已经可以下一个初步结论了:此葛教授博士学位含金量并不高;
既然学位含金量不高,那么科研论文水平呢?有业内网友指出,葛教授专研的硫化物二维结构属于热门灌水专业;在其个人经历中最好的文章以今天国内一流实验室博士的标准来看“博士毕业是无法通过的”
其实我们分析看过了葛教授的经历后也不难理解为何会做出今天的举动了,一个学渣,在日本混了12年(2002-2014)拿到了博士后学位,作为一个外国人,在日本那个上下等级森严,民众氛围压抑的环境下,可以想象葛教授的求学之旅应该是相当的坎坷。随后在美国的大学研究所镀层金回国(葛教授在美国当研究员的大学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名列第470位)。一举成为教授,拿到1000万的科研奖金。终于将自己在国外寂寞,孤独,受人歧视的恶气恨恨吐了出来。
可惜一个人的人品是科研经费掩盖不了的,回国总算混出头,却没想马上就翻了跟头。口中叫嚣着“环卫工人挡我赚钱”、“不了解国情才打人”。却不想一炮成名,事后又说“自己也是农民出身”套用《人民的名义》中的台词”农民怎么这么倒霉,净生出你这样的儿子啊?”
既然葛教授在国外混了十几年,已然不熟悉国内国情,建议您再出国别回来了,明明就是一学术水平不过关的“学术混子”,回来充什么海归留学精英?
《人民的名义》和《破冰行动》在你心目中谁是第一?
老实讲都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太多一本正经的台词了。但那真的只占生活的一小部分
如果要评选本年度奇葩言论的话,相信这句话应该可以入列其中。
打人的是海归教授,用这句话来开脱教授错误的是教授的助手。难道这个教授干了此等没有人性之事,找的助手又还是个白痴吗?当然不是,这里面的潜台词不言而喻,无非属于没理找理,或强词夺理,也无非就是想糊弄搪塞一下警方的调查,蒙混过关,以期警方的高抬贵手,实际仍是心头有"法不责贵”或“刑不上大夫”的封建意识在作祟而已。别看他们是高知分子,人性的劣根性从来就不分知识层次,更从来也不分国籍地域。
这位教授和他的助手,称刚从国外归来,不清楚国情便才敢打人。搞笑不?确实很搞笑。但正如我看过的一个评论一针见血指出的那样,事实上,通过对这句话思维意识深处的分析,恰恰暴露了他们因为曾有过的国外生活经历,所以才太懂中国的国情与国外的区别了。因为这要是在国外,这位教授如果轻易对一个环卫工人下手并致其受伤,他心里十分地清楚并会有十分的骇怕:当即就有坐牢与高额赔偿的巨大风险难以躲过。因而,这要是在国外,他真的不敢对一个正在工作的环卫工人大打出手的。而现在正因为回到了国内,海归教授,博士导师,领头一个上千万资金的研究项目,正值人生春风得意马蹄疾之时,不免就有点高高在上飘飘而然的感觉了,再加之他对中国根深蒂固的国情并不因为留学国外而就会变得陌生,反而正因为他太了解了,所以才基本没有什么任何的忌惮而敢打人。因为他知道,在国内,像他这种身份的人,殴打一位环卫工人,一般也就批评教育几句,至多再写张糊弄人的检讨或道歉就完结了。也确实,他的道歉就写得很快也很溜。曾经有过的经验好像就这么告诉过了他了。
其它的,还有一句“他是农村出身”的奇葩言论,也属不可理喻。这种腔调,说轻了,是说这个教授已经忘本了;说重了,用以此论调来解释打人者粗鲁行径的渊源,不仅是对所有劳动人民的污蔑,更也是对自己列祖列宗的污辱。
现在,对此事的处理结果已经出来了,给予打人的海归教授拘留十天并罚款五百元。虽然有许多人对这个处理决定还存有疑义,但起码,我认为这大概也已超过了这位教授的国情“认知”了。从这一点看,对于这位海归教授来说。确实国情不同于以往了;一个凭借“高贵”身份的人,打了人之后,仅以一纸道歉就可“化解”的日子看来一去不复返了。这也至少已能证明,法律也已然正在一点一点地进步着了……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