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心碎台词【哪个情节最催泪?】

看《琅琊榜》时你哭过吗,哪个情节最催泪?

看《琅琊榜》的时候何止哭过,哭过好多次,特别是最后结尾哭成泪人。

这一部剧追的时候真的很用心,对梅宗主的一举一动好多都感同身受吧。虽然距上一次看剧的时间已经有些久了,但是依然记得那些感动的情节。

1、林殊和霓凰在亭子相认

光想想那个金陵城曾经最明亮的少年,变得面目全非,曾经小火人的他,现在受不了一点点冷意。是什么可以让一个人身上曾经的痕迹一丝都不剩,我就想到了小说里的剥皮挫骨,那是怎样的一种意志。可就是这样霓凰还是认出了林殊,女人的直觉有时候就是这么不讲道理,霓凰的12年等待,似乎终于看到了一点希望,虽然仍不能大大方方的回到从前,可是只要她的林殊哥哥还活着,还在她能看到的地方,她都是幸福的。

2、林殊在雪中阻止景琰去救卫峥

那一句“萧景琰,你有情有义,可为什么你就没有脑子”是我记忆深刻的一句台词,他拖着孱弱的病躯,风中等景琰,雪中骂景琰。小殊的心情应该是很复杂的,一方面他是欣慰,欣慰的是他的兄弟依然记着他,为了他的部下可以不顾任何危险;一方面是急切的,他被误解却不能告诉他事情,却只能晓之以理,怕他的重情重义中了敌人的圈套,而满盘皆输。所以景琰的有情有义成为一柄双刃剑,即使病重的他也一刻不敢放松。

3、小殊奔赴战场和霓凰的道别

他对蔺晨说:“我要回去,那才是属于我的地方!”是的,林殊骨子里还是那个铮铮铁骨、运筹帷幄的赤焰军少帅,他的双手是挽大弓射大雕的,他不愿最终只是成为搅弄风云的谋士,所以等一切尘埃落定,即使是死他也要死在战场上,他对蔺晨说的那样理直气壮,他对蔺晨说“你看到他,你一定不会失望的”那个明亮的少年注定不会让任何人失望的,可是他却辜负了一个人。所以当他抬头和霓凰对视的时候他的心情是复杂,有不舍、愧疚,却更多是坚定,霓凰懂他,所以只是泪眼相望,并没有阻止。这样的女子,一身戎装,与他策马而立,他们那么相配,可是他们都背负太多责任。他“此生一诺,来世必践”,希望来世他们都生在平凡人家,可以只简单幸福相守。

催泪的剧情太多了,比如太奶奶薨逝小殊和霓凰的诉说、比如皇帝和小殊的对质相认等等,来不及一一赘述,即使过去了很久,发现很多情节在脑海中依然清晰,对《琅琊榜》感情真的很深,觉得可以再去三刷、四刷了。

梁帝制造赤焰惨案,梅长苏对梁帝,莅阳公主都没有感情了,为什么对靖王,太皇太后还有感情?

首先,梅长苏(也就是林殊)他也是人,是人总会有感情,梁帝是他的舅舅,笠阳长公主是他的姨娘,即便梁帝当年制造了赤焰惨案,杀害了七万赤焰军,害死了林氏一家,可谁又知道梁帝当时的真实情况呢?就像梁帝在结尾时所说,在那至尊之位,又很多事情身不由己,这些,以梅长苏的智慧怎么会不知道呢?

即便这里有一半因素是梁帝因为怕林燮篡位夺权,可他毕竟是梅长苏的舅舅啊,梅长苏对他对笠阳长公主还是有那么一点微妙的感情在的,即便是复杂的,这点在梁帝与梅长苏在剧末的对话中可以推敲出来。

再说靖王,那是他儿时的伙伴,是他的兄弟,是和他从小一起玩耍,一起练武,一起学艺的人。也是在那深宫中为数不多的,心底善良,敢于向皇权发起挑战,性情直率的人,这不正与梅长苏性情相投吗?(请注意我们表面看到的阴狠的谋士并不是他的真性情)因此当然会和靖王有感情了。

再说太皇太后,那是儿时看着他长大的人,剧中有梅长苏与飞流说的一句话“那个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和蔼,最善良的老奶奶。”不难看出为什么梅长苏对他感情真么深,大家设想一下,如若太皇太后是一个蛇蝎心肠的人,以梅长苏的性格会和她感情真么?答案呼之欲出,绝对不可能。所以真因为太皇太后是从小看着他长大的,是一个和蔼善良的人,因此在后来梅长苏对她还有很深的感情。

琅琊榜2你们希望黄晓明领饭盒吗?

我是瑯琊榜1的忠实观众,基本上可以背得出台词。基于这个基础,我很客观的评价一下对2的感受。

首先,是部好剧,制作精良如故;

其次,并没有觉得黄晓明演技有什么问题,至少与其他演员相比并没有什么差距;

第三,整体来说,不如上部惊艳,可能有先入为主的原因,但是毕竟上一部,每一位演员都太赞了;

第四,剧本比上一部稍差。

与第一部比,稍差一点点,但是,仍然是同期整体来说最好的古装电视剧。

单说黄晓明,当然不希望他领盒饭,多好的儿子、兄长与丈夫。

网友留言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Retur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