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国台词,搞笑在哪里?
搞笑的地方主要是台词里说到的人物都还没登场
比如最后那个 现在诸葛亮都还没出现, 哪来的时候诸葛亮这句话
高希希的新《三国》之所以被广泛批评,除了艺术性上的欠缺外,是否还有一个原因是其对理想主义精神的破坏?
我的回答
许多人对高希希的《新三国》是持批判态度的,被批得一无是处。实事求是讲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而愚者千虑亦有一得。我倒觉得《新三国》相比《94版三国》相比也有它的进步性。
图·导演高希希
为什么老三国备受推崇?
①94版《三国演义》电视剧是在中国电视史上第一次完整拍摄三国演义这一本名著。在此之前还没有任何一部真正的完整连续剧记录三国这段历史。只有港台地区拍摄过《关公》《过五关斩六将》《曹操》,这一类是人物传记类的影视剧,可以说记录很不完整,而且为了突出人物形象对比原著有很多的改编。
图·陆树铭老师扮演的关羽
②演员选取考究尽量符合原著形象描述,所以经典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尤其陆树铭扮演的关羽、李靖飞扮演的张飞、唐国强扮演的诸葛亮、鲍国安扮演的曹操、洪宇宙扮演的周瑜……
③演员台词主要以文言文为主,古风气浓郁。当时的导演张绍林对演员的台词要求极高,所以很多的演员在拍摄停当间隙甚至上厕所都在背诵台词剧本,琢磨人物形象,场景设置。曹操的横槊赋诗《短歌行》堪称经典。
图·鲍国安老师扮演的曹操
④演员本身对形象的拿捏十分到位,细致到每一个动作和每一句话的表述表情都非常的准确。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往往侧重的是描述人的表情动作来展现人的内心世界,对于内心世界的描述是近代外国文学进入中国以后才大量的展开,所以94版《三国演义》也更加符合实际。
⑤拍摄场面宏大,军团与军团的对冲产场面是由真实的群众演员甚至是军队帮忙参与拍摄完成。没有使用电脑合成场景真实。94版三国演义当中,在拍摄官渡之战一场戏动用了解放军一个师的兵力。整部剧仅动用群众演员这一项就动用了四十余万人次。在拍摄“火烧赤壁”时,剧组不仅动用真火,甚至调动了九台摄像机、七十二艘船只和一架直升机,三千多名群众演员参加拍摄,分别从水陆空三个方向全方位同时拍摄,这辆大火还烧掉五十多车木柴,二十多吨汽油和柴油。
图·94版《三国演义》的官渡之战场景
⑥创造了许多脍炙人口后世传唱广的名曲。例如: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由我国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杨洪基老师演唱。
这版的《三国演义》不仅仅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在三国文化盛行的日本也是备受推崇。1995年被NHK电视台引进日本,迅速火爆日本,这部剧在日本被称作“中国最棒的大河剧”(日本的大河剧就是历史剧的意思)。
图·唐国强老师扮演的诸葛亮
高希希版的《新三国》主要的槽点。
大家了解了94版《三国演义》的经典之处就可以很好理解《新三国》的槽点。
①演员通篇使用白话文,虽然降低了拍摄的难度但是也降低了文学观赏性。让历史剧偶尔看起来还有点像喜剧比如居然有演员说“我的大斧早已饥渴难耐”这样的网络用语。
②剧本编写不用心,对原著理解不深刻甚至有很多错误的场景出现。比如说为了突出马谡的能力,在夷陵之战以后居然安排他去东吴结盟在原著当中这个角色应该是邓芝。
图·新三国马谡访东吴
③部分演员的角色把控能力较弱,这个也是现在吐槽最多的一个点。尤其是新三国当中康凯扮演的张飞,倪大红扮演的司马懿……简直被吐的体无完肤。
图·新三国张飞
④加戏很多,有很多脱离原著。比如白门楼貂蝉和吕布的戏份,原著当中吕布是被缢死的,而在新剧当中是被乱箭射死的。在18路诸侯讨伐董卓当中居然有一个刘三刀的悍将……
⑤演员的内心世界更多的采用白描也就是直接叙述的方式,而并不是采用肢体动作表情来表述,让观众缺乏的想象,缺乏悬念。
像这样的槽点简直层出不穷,甚至有的人说这是最烂的一版《三国》。但是我想说的是虽然这是一部充满槽点的电视剧,但是也有它的进步性。
我个人认为新三国的进步之处。
①拍摄技术更加的先进,相比较老版的《三国》采用单一镜头,《新三国》大量采用多镜头的切换,让观众能够更加直观有效的观看到更多演员的表情和动作。采用高清4K拍摄,电视播映的效果也更加的好。
图·新三国聂远扮演赵云
②并不是所有演员都一无是处,也塑造了一批经典形象。比如说新版三国当中郭涛扮演的许褚,王新军段演的魏延,聂远扮演的赵云,罗晋扮演的汉献帝,陈建斌扮演的曹操,洋光扮演的曹仁……
图·新三国演技出彩的角色许褚
③新三国更加注重的是角色与角色之间的情感交流,对此褒贬不一。但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进步,因为历史剧其实也是人演的人与人之间必然也会有情感产生。因为老版三国更加体现的是对历史的还原,仿佛每一个人都是性格太过鲜明,好人就没有一点缺点,坏人就坏得没有一点优点。而新版三国当中人物好坏的界限已经不再那么明显,比如曹仁和牛金的战友感情,就显得特别真实。司马懿对儿子的教育,体现出司马懿不仅有塚虎阴险狡诈,也有为人父温柔舐犊情深的一面。诸葛亮上方谷火灭之后的英雄暮年垂暮之情,让人动容不已。
图·新三国倪大红老师扮演的司马懿
④道具制作更加的精良,打斗更加精彩。在新版三国当中每一个武将基本上都有自己独特的武器盔甲。94版《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当中的武器道具非常简陋,有很多的镜头直接可以看出武器是有木头甚至是纸板制作的。而打斗的场景借鉴了许多现代的拍摄技术,让武将显得更加的威风凛凛,冲锋陷阵杀敌的效果也更加的有冲击力。
图·新三国演技出彩的角色牛金
⑤大量的白话文使用,和内心的世界旁白,让很多没有精读三国的人也能够理解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当然每个人的理解有可能不同,有可能导演理解和很多人就有偏差这也让很多忠于原作的人觉得自己的精神理想世界遭到了破坏。但我想说的是一部电视连续剧面向的是所有观众而不是一部分人,这其中也有众口难调的因素。
图·李靖飞老师扮演的张飞
结语
我觉得每一部电视连续剧的拍摄其实都很不容易,第一次拍摄的电视剧当然具有先发的优势往往会让人先入为主,把它当做标准并且用这种标准去审视后面拍摄的同类型的电视剧。这也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热衷于对比《新三国》和九四版《三国演义》。这种对比无论得出的结论是哪一个好哪个坏,对于三国演义这样一本的经典名著的传播都是具有积极的作用。只有大家本着包容的心才会有更多的新时代的演员和导演投身新的三国题材进行拍摄,也只有这样不断的打磨和前进才有可能产生更加完美的作品来比肩甚至超过九四版《三国演义》。
文/淦珩 图/网络
新三国雷人台词?
新三国 雷人台词
新三国的导演很可能是 周星驰的粉丝,使用了大量的周氏无厘头,大家把这个电视剧当成个闹剧恶搞剧来看的话,那么心里就不那么恶心了
越篇
●刘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朝顾炎武:我要穿越回去索取原创版权……)
●袁绍:天下何人不识君(唐朝高适:这明明是剽窃我的作品《别董大》!)
●小校:主子爷…主子爷…(话说,这难道不是清朝奴仆的流行用语?)
●董卓:咱家,要宴请各位百官赴宴!(“咱”是来自于山西的军事用语,用以称我部军马
,有“我”“我们”“你与我”等意思,在明朝有着明显的军事特征,且代表男子汉的气
概,在明朝太监们把它作为一种自称。此话还有一个雷点在于“各位百官”……)
●张飞: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翼德在此!
●吕布:你叫我什么?
●张飞:三姓家奴
●吕布:我堂堂吕布因何叫我三姓家奴?
(吕布被称为“三姓家奴”,缘起其自身姓吕,后又成为了丁原的干儿子,最后又认董卓为
父。但新《三国》中,吕布被设计成了由董卓直接从西凉带入帐中,丁原的情节完全没有
出现。如此一来“三姓家奴”的称谓就不再成立。)
无知乱用篇
●王允:这是小女貂蝉。
董卓:你真是金屋藏娇啊!(该成语源起汉武帝小时说要建一座金屋来娶表姐陈阿娇,后
用来比喻纳妾或偷藏情人的意思)
●董卓(称呼李儒):李兄弟……(李儒,正史中无此人,《资治通鉴》卷第五十九有此人,
演义中他是董卓的女婿和谋士,称呼他为李兄弟,那是完全乱了辈分。)
●袁绍:孟德,你班师回朝了。(曹操追击董卓大败而回,但此成语是用来形容胜利而归的
)
现代用语篇
●王允(劝貂蝉):欲要杀禽兽必先献身于禽兽。
貂蝉:义父此举与禽兽何异?
●刘岱:我有上将军潘凤,手执一柄百斤重的开山斧,有万夫不当之用,此人必可斩杀华
雄。
袁绍:你敢出战么?
潘凤:有何不敢?我的大斧早就饥渴难耐了!
●陈宫:孟德!我们作孽了!!他们杀的不是我们,是猪!(曹操心想:你小子难道骂我是猪?)
●曹操:要杀便杀嘛,何必犹豫,搞得自己很痛苦。
●王允家下人:老爷,吕布是来给貂蝉小姐送生日礼物的。
●曹操:我的脑袋太贵,你的又太便宜,抱歉。
●曹操:“眼皮一眨,老母鸡变鸭。”
●董卓:“袁绍这个王八蛋!”
●董卓:“曹***这个杂种!”
恶搞台词篇
●董卓:洛阳就是豪华,在这里我都乐不思蜀了。
●刘备:袁绍是个扶不起的阿斗。(阿斗:老爸,你怎么知道的那么早啊?改行算命了?)
●曹操: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个最雷,曹操早就知道,没搞死 司马昭的老爸,可见曹操仁爱之心啊)
●吕布:我家貂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首!
●曹操:我要亲自去刘备那里,你没听说过三顾茅庐的故事么,要诚心。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