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阜:伸懒腰了。
王声:困了。
苗阜:谁骂我什么滚。
王声:好耳朵。
苗阜:本来应该是七点半开场,后来考虑到因为今天不是中秋佳节,一家人要有好多人朋友们要吃饭。
王声:要晚餐。
苗阜:所以说我们就是稍稍往后就顺延了一点时间。
王声:对。
苗阜:还没吃,哦啊,那就……
王声:没有订上座位是吗?
苗阜:这个什么,所以我晚了一点,刚才是我两个徒弟。
王声:是。
苗阜:叫,叫?
王声:闫子晨、张馨宇。
苗阜:老不见,都忘了。两个孩子相当的不错。
王声:是是。
苗阜:来自东北哈尔滨。
王声:然然。
苗阜:我大徒弟韩海亮也是哈尔滨的,我有好几个徒弟都是哈尔滨,都是东北的。
王声:东北人。
苗阜:东北,东北地大物又博,这咋都认识王建国。
王声:家里都有电视。
苗阜:挺好的,让他们下去休息休息。
王声:歇会儿。
苗阜:把我们换浆出来。
王声:给您换一场。
苗阜:说有时候每次到过节的时候,我们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老说这话。
王声:老话。
苗阜:现在不光是思亲了。
王声:现在?
苗阜:现在我们我觉得要追溯一下传统。
王声:怎么个追溯法呢?
苗阜:中国是礼仪之邦。
王声:是。
苗阜:过去各种各样的礼仪在中国那都是推广出去的。
王声:源远流长。
苗阜:现在都差不多了。
王声:怎么差不多呢?
苗阜:过这个节吃顿饭吧。
王声:嗯。
苗阜:过这个节吃顿饭过这个节吃顿饭吧。
王声:是是。
苗阜:没有什么创意。
王声:那怎么创意呢?
苗阜:你恢复恢复?
王声:俩人开车去哈尔滨?去俄罗斯?
苗阜:改三亚吧!
王声:直接阳了。
苗阜:多讨厌。
王声:不是,您打算怎么恢复呢?
苗阜:我就一直在查阅各种典籍,我就在那种典籍的海洋里头啊啊啊我就在那缝里,我就抠索。
王声:抠索出来之后,推开!
网友留言